狂犬病,虽不常被提及,但人一旦发病,几乎是致命的威胁。了解狂犬病知识,做好预防措施,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健康的负责。
一、认识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病毒的动物唾液传播,常见于犬、猫等动物咬伤或抓伤后。病毒会侵袭神经系统,引发一系列可怕症状,从初期的低热、头痛、倦怠,到中期的恐水、怕风、咽肌痉挛,症状的出现再到后期的进行性瘫痪,症状的产生使整个过程痛苦不堪。由于目前狂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,一旦发病死亡率近乎100%,这使得狂犬病成为了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致命威胁。
二、狂犬病的症状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为 1 - 3 个月,但也可能短至数天,长至数年。在发病初期,患者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,如低热、头痛、倦怠、恶心、烦躁、恐惧不安等,类似于感冒。随着病情发展,会逐渐进入兴奋期,表现为极度恐水、怕风、发作性咽肌痉挛、呼吸困难等,看到水、听到流水声甚至提到“水”字都可能诱发咽肌痉挛,这也是狂犬病又被称为“恐水症”的原因。之后进入麻痹期,患者肌肉松弛,最终因呼吸、循环衰竭而死亡,整个过程痛苦不堪。
三、预防关键步骤 1.宠物管理:定期为家养犬、猫接种狂犬病疫苗,这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。出门遛宠时使用牵引绳,避免宠物与流浪动物接触,减少感染风险,同时也是对他人安全的保障。 2.避免接触野生动物:野外遇到不明来历的动物,尤其是行为异常的动物,切勿靠近、逗弄或投喂,防止被其攻击致伤。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或抓伤,一定要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。 3.暴露后处置: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或抓伤,应立即用肥皂水(或其他弱碱性清洗剂)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,然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。伤口处理完毕后,要尽快前往医院或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,由医生根据伤口情况进行评估,接种狂犬病疫苗,必要时还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。
狂犬病虽然可怕,但只要我们提高防范意识,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,就能极大程度地降低感染风险。让我们从自身做起,从身边的小事做起,共同努力,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抵御狂犬病的坚固防线,守护生命的健康与安宁。